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十、细胞外基质转换失平衡

一旦出现ECM合成增多和(或)降解减少的转换失平衡,必将导致小管间质ECM过度积聚并进而发展为小管间质纤维化。因此,肾间质纤维化实质上是多种因素引起的间质ECM转换失平衡的结局。利用PAI‐1缺乏小鼠制备UUO动物模型,发现肾间质巨噬细胞和MFB明显减少,同时TGF‐β、α(Ⅰ)和α(Ⅲ)前胶原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认为PAI‐1的一个重要促纤维化作用是减少巨噬细胞和MFB聚集。这些结果表明,无论原发疾病如何,在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的早期,可能有明胶酶活性的短时间升高,但后期出现 ......

——《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
书名:《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
栏目: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 > 第五章 肾间质纤维化 > 第三节 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作者:李 才
参编:李才,张一宁,牛俊奇,侯芳玉,黄谨
页码:113-11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