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一种长春花属植物的提取液能够使大鼠和其他动物的白细胞降低,因而易于感染细菌而死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提取液能引起动物粒细胞减少和骨髓抑制,而许多抗肿瘤药物也都有这些毒副作用。于是人们研究了这种提取液的成分,从中发现了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双吲哚类生物碱,命名为长春碱(vinblas tine)[ 30 ]。相同浓度下,长春地辛对Mecca淋巴瘤的抑制活性与长春新碱相当(抑制率分别为60%和68%),强于长春碱(抑制率为41%)。目前长春地辛已经用于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