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

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有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其基本结构可分为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内膜层由内皮细胞组成,血管内皮细胞是位于循环血液与血管壁内皮下组织之间的单层细胞,内皮细胞有一种特异的细胞器被称为棒杆状小体或Weibel‐Palade小体,其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 ebrand factor,v WF)贮存加工的场所。中膜层是介于内皮细胞和外膜层之间的结构,包括基底膜、微纤维、Ⅲ、Ⅳ、Ⅴ型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增高局部血黏度:通过激活凝血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两者的作用使血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二十篇 造血系统疾病 > 第七章 止血与血栓 > 第一节 出血性疾病概述 > 【正常止凝血机制】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2577-2578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