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解剖学、组织学]二、肝外源性HSC

成功地在体外将小鼠ES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肝细胞。而在添加生长因子情况下,能表达肝细胞后期分化标志,如酪氨酸转氨酶(TAT)及葡萄糖‐6‐磷酸酶(G‐6‐P)。该研究的意义,一是证实ES细胞可在体外定向分化成肝细胞。二是利用该系统可研究肝发育中生长因子的作用及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将含有一种能提供特异β‐gal标志的Gtar基因载体插入小鼠ES细胞,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体外ES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过程。而真正意义上转化是完全功能上的转化,基础是完全组织结构上的转化,只靠现有的几个细胞的表面标志或基因的表达尚不足以说 ......

——《肝病细胞治疗:基础与临床》
书名:《肝病细胞治疗:基础与临床》
栏目:肝病细胞治疗:基础与临床 > 第十二章 肝干细胞 > 第二节 肝干细胞的候选细胞
作者:贾战生
参编:闻勤生,赵英仁,白雪帆,马庆九,马强
页码:292-29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