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第三节 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根据失血性休克的病理变化过程,可以将其临床表现分为两个阶段: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或者称为休克早期和休克期。根据美国外科协会的标准,失血性休克可以按照伤员失血量的多少分为四级:第Ⅰ级:为轻度休克,失血量占全身血量的15%以下,在成人少于750ml。对失血性休克伤员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是判断休克严重程度、指导休克复苏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严重失血性休克时,应当监测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溶活性的变化,及早发现和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下列五项指标异常中,如果有三项符合,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中华创伤医学》
书名:《中华创伤医学》
栏目:中华创伤医学 > 第六篇 创伤并发症 > 第88章 失血性休克——大陆地区专家经验
作者:付小兵 王正国 李建贤
参编:王正国,方国恩,石应康,付小兵,皮红英
页码:1272-127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