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一、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

超声微泡要实现靶向的目的,一般说来基于两种机制: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主动性靶向是通过微泡表面上装配特异性配体和(或)具有靶向性的单克隆抗体来实现[ 1,2 ]。微泡不再需要通过白细胞的介导,而是直接与病变组织和器官的小血管内皮细胞结合。这一机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靶向性的特点,避免了吞噬细胞对微泡的破坏,其在理论上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为增强其在体内的稳定性和有效性,aptamers经过化学修饰避免被核酶降解并且便于和药物、标记、微泡相结合。 ......

——《对比超声学》
书名:《对比超声学》
栏目:对比超声学 > 第四篇靶向超声微泡在分子影像学和治疗中的应用 > 第十三章靶向超声微泡技术概论
作者:刘伊丽
参编:查道刚,宾建平,陆兆龄,宾建平,龚渭冰
页码:233-23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