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凝血酶,使AT‐Ⅲ与凝血酶形成1 ∶ 1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S‐2238,释出显色基因对硝基苯胺(PNA),显色的深浅与剩余凝血酶呈正相关,而与AT‐Ⅲ呈负相关。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AT ∶ A的含量。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血液抗凝作用减弱,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外科手术等。抗凝血酶代替治疗时,也应首选AT‐Ⅲ检测来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