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磁共振导引血管内技术

但是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都是在X线的导引下进行的,患者和医务人员都要遭受到电离辐射,而且碘对比剂具有肾毒性。与此相反,磁共振导引微创技术无电离辐射。且磁共振成像亦具有卓越的软组织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多平面成像等优点。自从与血管内微创技术相匹配的磁共振追踪技术开发以来,人们进行了多项MRI导引血管内微创动物实验的可行性研究并相继向临床转化。外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997年, Mekle等为MRI导引外周血管微创设计了磁共振兼容性导丝,利用的器械追踪技术是基于磁敏感伪影的被动追踪技术,成像序列是平衡稳态进动序列 ......

——《磁共振导引微创诊疗学》
书名:《磁共振导引微创诊疗学》
栏目:磁共振导引微创诊疗学 > 第二章 磁共振导航微创诊疗技术 > 第二节 微创诊疗技术 > 一、血管性微创技术
作者:李成利 武乐斌 吕玉波
参编:于江,于静,马腾,王燕,王伟鹏
页码:73-7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