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二、缺乏干细胞致心律失常的直接证据

如上所述,干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心肌细胞有显著的不同,理论上推测应该具有致心律失常性。但迄今为止也没发现在体干细胞移植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充分的直接证据。1 ﹒干细胞分化后表达缝隙连接蛋白改善传导Cx43表达可能在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具有核心地位,Cx43高表达修饰的细胞可显著减少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甚至这些细胞最终并不需要分化为功能心肌细胞,而只需要维持电传导功能就有显著的抗梗死后心律失常效应。但是,从目前证据看来,因微小的心律失常风险而裹足不前实不足取,毕竟再生医学具有潜在的颠覆性的价值! ......

——《心脏病学实践2009---新进展与临床案例》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09---新进展与临床案例》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09---新进展与临床案例 > 心律失常 > 第36章 干细胞治疗是否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方圻,刘力生,杜昕,乔岩,胡大一
页码:231-23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