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不同的病因可通过下列途径激活体内的内源性(血液内)及外源性(血管外组织)凝血系统而引起DIC(图23‐。血小板释放的β‐血栓球蛋白有促凝作用,血小板因子(PF3、PF4)能加速凝血酶原的激活与中和肝素,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沉淀,从而加速血液凝固,形成微血栓,导致DIC发生。血液的高凝状态(如妊娠及严重的酸中毒患者)以及休克所导致的严重微循环障碍等均有利于DIC的发生。有关抗凝血酶Ⅲ(AT‐Ⅲ)在DI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动态变化及治疗价值,曾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暴发型流脑DIC发生率为18.5%,肾综 ......

——《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 第二十三章 常见综合征及感染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 第八节 传染病中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作者:李梦东 王宇明
参编:牛俊奇,吴观陵,贾杰,斯崇文,白雪帆
页码:1357-1359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