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7﹒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 PA∶A)

检测方法:发色底物法。由于t PA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与纤维蛋白有高度亲合性,而脑膜、蛛网膜、破裂和未破裂的动脉瘤均含有t PA,故SAH时应激反应、脑膜刺激、动脉瘤或血管破裂均可造成t PA释放增多,进入血液。方法学评价和问题:采血时最好不用止血带,加压后会引起t PA进入血液。取血后尽快在低温分离血浆。标本必须酸化处理,否则受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的影响较大。 ......

——《神经系统疾病的检验诊断》
书名:《神经系统疾病的检验诊断》
栏目:神经系统疾病的检验诊断 > 第一章 脑血管疾病 >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 二、检验诊断 > 【特殊检验项目】
作者:张 旭 李小龙
参编:王赛芳,朱蓓蕾,李小龙,张旭,张磊
页码:60-6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