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药物的致癌性

这些新的肿瘤以白血病为最多,其次为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此外也有膀胱癌、肉瘤、乳腺癌、宫颈癌、肾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其原因是抗肿瘤药物均能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而免疫监护作用障碍,特别是细胞免疫的抑制有助于肿瘤的生长和播散,对新变异的细胞(即癌细胞)不能清除。1981年,美国国会的技术评价局( OTA )列为了可疑致癌药物,根据它们的致癌程度分为三类: 1 .对人体有致癌性,但未得出最后结论或是有争论的药物有:氯霉素(可引起白血病) ,右旋糖酐铁(引起注射部位软组织肉瘤) ,苯妥英钠(引起淋巴瘤) ,苯巴比妥 ......

——《药物毒理学》
书名:《药物毒理学》
栏目:药物毒理学 > 上篇 药物毒理学理论与基础 > 第十八章 肿瘤及形成机制 > 第一节 化学致癌及其认识过程
作者:李波 袁伯俊 廖明阳
参编:马璟,陆国才,任进,王莉,范玉明
页码:386-38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