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处理

颅骨缺损小于3cm2者,以及位于颞肌下和枕下的颅骨缺损,由于有肥厚的肌肉及筋膜覆盖,并在缺损区形成的坚韧纤维性愈合层起到颅骨对脑的保护作用,多无临床症状。我们见到一个4岁的患者在术后1个多月即见到颅骨缺损区出现明显的新生颅骨,覆盖大部分颅骨缺损区,术后3个月颅骨缺损自愈。颅内压越低,骨窗部位头皮内陷越明显,再生颅骨也内陷明显,该部分患者未仔细检查可能误认为颅骨缺损未自愈,检查时应触摸骨窗部位皮瓣下有无质硬的再生颅骨,头颅X线片和颅脑CT检查可确诊颅骨缺损是否自愈。图23‐2‐1羟基磷灰石修补颅骨缺损。 ......

——《颅脑创伤外科学》
书名:《颅脑创伤外科学》
栏目:颅脑创伤外科学 > 第二十三章 创伤后颅骨缺损
作者:只达石 刘暌
参编:马廉亭,王宁,王忠诚,王宪荣,王清华
页码:237-24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