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四)肩关节融合术

肱骨中远段穿针时,应注意回避桡神经走行图2‐5‐8‐10。其一是肩胛骨的可靠有效的控制:因为肩胛骨体、肩胛冈和肩峰的大部分骨骼菲薄,能穿针约束的部位非常有限。其二是关节融合的角度,日常生活中对肩关节功能的要求较高,肩关节融合术后也要求有更好的代偿功能:术后要求可以向后上达到枕后,不妨碍梳头。2~3根不同平面的直径4mm的螺纹半针即可,中、远段肱骨干穿针,应注意回避和保护桡神经,严格无创伤操作。肩关节融合位置最难掌握和评估,借助于骨外固定便于术后调整的优点,尽可能采用便于调整的穿针布局,术后3~4周进行功能 ......

——《骨与关节结核》
书名:《骨与关节结核》
栏目:骨与关节结核 > 第二篇 各 论 > 第五章 肢体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 > 第八节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骨与关节结核 > 三、固定关节融合术
作者:吴启秋 林羽
参编:王兰,王象昌,冯卫华,关骅,吕多赛
页码:381-38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