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人工亚低温的应用

心脏骤停后中度低温最初应用于50年代晚期到60年代初期,但结论一直不肯定治疗性低温旨在减轻脑损伤,亚低温(33℃~36℃)可能是最简单有效,中度低温(28℃~32℃)可致各种心率失常甚至室颤,如果持续这种低温还可导致血液凝固和继发感染。2000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特别指出对于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患者,如果心脏骤停后自发产生的轻度低温(> 33℃)无需积极地复温治疗(Ⅱ b类推荐),轻度低温可能会有益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并且也可能使脑组织有很好的耐受性(Ⅱ b类推荐)。 ......

——《现代心肺复苏学》
书名:《现代心肺复苏学》
栏目:现代心肺复苏学 > 第四篇 持续生命支持 > 第二十章 以脑部为导向的持续生命支持 > 第二节 以脑部为导向的治疗 > 二、温度调控
作者:何庆
参编:
页码:378-38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