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其他酶类

这两种酶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能破坏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的内酯环,但不破坏十六元环类的结构。酯酶耐药基因为ereA和ereB ,分别编码酯酶Ⅰ和酯酶Ⅱ ,它们仅限于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中, ereA常与ermB同时存在,导致细菌对红霉素的高水平耐药,表明两酶之间有协同作用。临床上对林可霉素的高水平耐药多由磷酰转移酶引起,这种酶已在葡萄球菌中检出。Wondrack等发现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灭活十.四、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分解产物与具有ereA或ereB的大肠埃希菌分解产物相仿,故推测也是一种酯酶,只是 ......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书名:《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栏目: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 第二篇 抗菌药物及细菌的耐药机制 > 第九章 蛋白质水平耐药机制 > 第一节 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灭活酶
作者:张卓然 张凤民 夏梦岩
参编:王镇山,付英梅,刘克辛,孙文长,王 丽
页码:15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