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在研究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了IFN,研究者把灭活的流感病毒接种于鸡胚细胞内,结果发现这些细胞可以分泌一种可溶性物质来抑制和干扰流感病毒的复制,所以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干扰素。2004年发现在机体对dsRNA或RNA病毒的免疫应答中,细胞质内的解旋酶维A酸诱导基因1(RIG-1)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可靶向触发IFN的产生机制。IFN是一组自然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增生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外分泌蛋白(糖蛋白)。简要地说,IFN协助免疫系统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