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只有确定介入治疗的收益大于风险,并取得患者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后,才可进行介入治疗。一般认为,后循环梗死的后果较为严重,故与前循环相比,其介入治疗的指征可适当放宽。 症状性狭窄患者,椎动脉颅外段单个病灶,狭窄程度>50%的患者,应予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治疗。若存在两处狭窄病灶,处理其中一处还是两处,应根据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需再次强调的是,对于颅外段椎动脉闭塞性病变而言,常以卒中为首发症状,而非TI A,而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伴随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根据相关文献及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