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一、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早期诊断大肠癌的理论基础

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注意到不同类型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存在差异,各国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检测病变组织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发现:将检测自体荧光手段用于癌症的诊断是一种有特异性的重要方法。张阳德等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内外率先开展LIF在大肠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研制了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检测系统,同时,采用共聚焦显微自体荧光检测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在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显微自体荧光分布差异和产生这种差异的病理学基础。研究表明:大肠正常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粘膜下层呈现很强的自体荧光信号,腺上皮细 ......

——《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书名:《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栏目: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 第二十六章 结肠、肛肠外科 > 第二节 自体荧光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邹声泉 龚建平
参编:裘法祖,龚建平,邹声泉,吴新民,张元芳
页码:591-59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