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护理]二、包 扎

口、压迫止血、减少感染和固定骨折等作用。先按环形法缠绕圈固定,然后向上缠绕,每圈应盖住前圈的1/3或2/3,形成螺旋形,多用于包扎身体直径基本相同的部位,如上臂、手指、躯干、大腿等(图1‐。多用于包扎直径大小不等的部位,如前臂、小腿等,可使绷带更加贴合,但注意不可在伤口上或骨隆突处回返,而且回返要成一直线(图1‐。同时,还可刺激皮肤发生湿疹,适宜于细菌滋生而延误伤口愈合。包扎后的肢体保持功能位置。4 ﹒包扎程序从远心端开始,绷带须平贴包扎部位,先环形包扎2周将始端固定,再向近心端包扎,以促进静脉回流。包扎 ......

——《护理学原理与实践》
书名:《护理学原理与实践》
栏目:护理学原理与实践 > 第一篇 护理学基础 > 第十五章 急症病人的抢救护理与急救技术 > 第二节 急救技术
作者:王筱敏 杨敏 魏奉才
参编:周日光,张茂宏,王占民,潘秀荣,王筱敏
页码:145-14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