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二、颈静脉球体瘤

颈静脉球体瘤( glomus jugulare tumor )首先于1945年由Rossenwasser报道,当时命名为颈动脉体样瘤,后来Winship将之改名为颈静脉球体瘤,使这一名称被普遍接受。现在研究证实本肿瘤为副神经节发生的肿瘤,具有含儿茶酚胺的神经分泌颗粒,故应命名为副神经节瘤( paraganglioma ) 。颈静脉球体瘤是原发于中耳的最常见肿瘤,也是侵犯颈静脉孔的最常见病理类型。因本病有多发倾向,故将副神经节瘤常发部位以外的部位发生同样肿瘤时才称为转移,发生率约为3% ~ 4% ,最常见的 ......

——《颅脑肿瘤诊断与治疗精要》
书名:《颅脑肿瘤诊断与治疗精要》
栏目:颅脑肿瘤诊断与治疗精要 > 第一篇 总论 > 第六章 临床诊断学 > 第四节 神经耳科学
作者:赵世光 陈忠平
参编:刘恩重,韩风平,于春江,于洪伟,于圣平
页码:169-17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