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一、中心静脉置管术进路的发展

1949年Dufy介绍的经皮股静脉穿刺,将导管植入下腔静脉的技术曾风靡一时,其进针点:成人为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内侧约1cm,儿童及婴儿为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但由于其易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不宜长时间保留导管或进行静脉高能量支持而逐渐被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所代替。但随着导管材料的不断改进,以及股静脉穿刺这项技术相对简单,严重并发症较少,尤其不存在气胸并发症等优点,在紧急情况或其他方法失败时,仍不失为一种替代方法。但随着J型导引钢丝及气囊导管的应用,其穿刺置管成功率可高达96% ......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基础与临床》
书名:《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基础与临床》
栏目: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基础与临床 > 第一篇 经皮穿刺及中心静脉置管解剖学原理与基础知识 > 第一章 绪 论 > 第四节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发展简史
作者:谭冠先
参编:谭宪湖,刘敬臣,万德宁,皮治兵,朱立光
页码:6-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