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四、菌膜形成的分子遗传特点

十年来研究已开始逐步揭示菌膜形成的分子和遗传学基础。研究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菌膜形成菌,其中研究最深入的是绿脓杆菌。针对革兰阴性细菌的群体探测(quorum‐sensing)信号研究发现,有的细菌细胞可产生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homoserine lactone)信号,在关键细胞密度时,这类信号可积聚并触发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16 〕。CF病人治疗难题是,虽然不断有新抗游离绿脓杆菌的抗生素问世,并可根据抑菌效果选择使用,但直接观察表明细菌实际上仍能以菌膜表型在肺中生长,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对于这些特殊的 ......

——《感染病学新进展》
书名:《感染病学新进展》
栏目:感染病学新进展 > 第十五章 细菌菌膜与难治性感染
作者:王宇明 顾长海
参编:刁庆春,万志红,于乐成,马巧玉,毛青
页码:333-33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