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三节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对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成分、ECM和介质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较公认的肝纤维化形成过程大致是:致肝损伤因子如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化学毒性物质(酒精、四氯化碳)等,造成肝细胞损伤坏死,引起KC激活,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另外,大量证据显示HSC还参与ECM降解,在肝纤维化时ECM降解能力下降,ECM降解减少,以致ECM在肝内大量沉积。即肝窦内皮细胞失窗孔,内皮细胞下间隙胶原沉积,肝窦与肝细胞之间形成连续性基膜,使狄氏腔变窄,导致肝细胞与肝窦间氧及营养物质交换受阻,这将进一 ......

——《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
书名:《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
栏目: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 > 第四章 肝纤维化
作者:李 才
参编:李才,张一宁,牛俊奇,侯芳玉,黄谨
页码:4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