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三、心内膜病变

1924年,Libman‐Sack报道4例特异的非细菌性疣状心内膜炎,并将其命名为Libman‐Sack心内膜炎,主要特点为受累心内膜上多发性细小赘生物,可累及心脏各瓣膜,以二尖瓣受累最为常见,其次为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受累少见。疣状赘生物邻近于瓣膜的边缘,含有免疫复合物、单核细胞、苏木素小体、纤维素和血小板栓子。急性期一般无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心脏收缩期杂音,一般在心尖及心底部比较明显,舒张期杂音少见。Libman‐Sack心内膜炎的赘生物比较细小,很少形成瓣膜畸形,对血液动力学影响不大 ......

——《红斑狼疮》
书名:《红斑狼疮》
栏目:红斑狼疮 > 第四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 第五节 心血管表现
作者:叶任高等
参编:叶任高,许韩师,张道友,刘冠贤,沈世忠
页码:155-15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