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六、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

关于本病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至今仍不能确定感光细胞与色素上皮何者为原发病区。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首先发现的4种视紫红质基因突变包括第23号密码子CCC被突变密码CAC替代,使视紫红质蛋白的23号氨基酸由正常的脯氨酸变成组氨酸。目前,孟德尔人类遗传学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检索可发现282种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的基因突变。维A酸(维甲酸)循环参与蛋白,如CRBP、RPE65、ABCR、RGR ......

——《眼底病学》
书名:《眼底病学》
栏目:眼底病学 > 第二十二章 视网膜脉络膜变性类疾病 > 第一节 视网膜色素变性
作者:张承芬
参编:董方田,陈有信,赵明威,陈彭,陈有信
页码:519-520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