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四节 心律失常的分子遗传学基础[13‐17]

心肌缺血、炎症、中毒(包括药物)、牵拉、创伤等病变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但这些原因是如何通过心肌的分子基因学而起作用(发病机制)则目前知之甚少,通常认为它们是多靶分子(targetmolecules)多基因不呈孟德尔法测变化。心律失常的分子基因治疗学亦已有突破,已有人采用腺病毒携带的方法,将钾通道蛋白基因注入大鼠和狗的体内表达了钾通道。如果考虑到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以及其破译的方法学(如转基因、基因敲除和微卫星等)的推广应用,则心律失常的分子基因学(包括心电生理的形成、病变,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可望在不 ......

——《心血管药理学》
书名:《心血管药理学》
栏目:心血管药理学 >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 药理部分
作者:陈修 陈维洲 曾贵云
参编:江明性,陈灏珠,陈维洲,陈修,关永源
页码:591-593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