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型包虫病约95%以上由肝泡型包虫病转移而来,原发肺泡型包虫病很少见。寄生于肝脏的泡型包虫以增殖芽生的方式生长,像癌肿样不断向周围浸润扩散,从而在肝内形成以无数小囊泡聚集而成的蜂窝状肿块。因此,临床上常见为肝泡型包虫病在治疗过程中或手术以后表现出肺部或颅脑等脏器症状。由于泡球蚴固有的病理生长方式,决定了其在转移至肺内以后,也反复芽生形成无数个新的小囊泡,散在或群簇状分布于病灶内形成其特有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多为致密性肿块,密度不均,外形不规整,可出现“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常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