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二节 DNA损伤的分类

根据造成DNA损伤的原因,可将DNA损伤分为三类:自发性损伤、物理因素引起的损伤和化学因素引起的损伤。脱氨基作用能使胞嘧啶(C)变为尿嘧啶(U),腺嘌呤(A)变为次黄嘌呤(H),鸟嘌呤(G)变为黄嘌呤(X),配对特性也发生改变,U与A配对,H和X都与C配对,进而干扰DNA子链复制,造成DNA损伤。尿嘧啶优先与腺嘌呤配对,因此复制时在配对侧链上引入腺嘌呤,而非胞嘧啶指导下的鸟嘌呤。腺嘌呤和鸟嘌呤也易于自发脱氨基,脱氨基将腺嘌呤转变为次黄嘌呤,鸟嘌呤转变为黄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均优先与胞嘧啶形成氢键。DSB ......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书名:《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栏目: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 第一部分 基础篇 > 第二十一章 DNA 损伤及修复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作者:李恩孝
参编:马建辉,王子平,王宁菊,王西京,王亚利
页码:238-240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