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十节 维生素K 缺乏症

维生素K于1929年被发现。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导致,维生素K并不直接参与凝血过程,是以羧化辅酶形式催化无凝血活性的前体蛋白成为有凝血活性的凝血因子。如肝病、阻塞性黄疸、长期腹泻、脂肪吸收不良患者,每周注射维生素K,为预防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现多主张新生儿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1~2mg,以后每周或10天口服一次,至3月龄。或新生儿生后6小时内肌注维生素K,5mg一次,产妇自分娩日起每日口服维生素K,5~10mg,共3周。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三篇 营养性疾病 > 第四章 维生素缺乏与过多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944-945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