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线粒体疾病的发病机制

线粒体病的发生是由于遗传基因的改变导致线粒体内酶功能缺陷,线粒体的各种功能下降,出现ATP合成障碍,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氧化还原平衡,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进一步诱导细胞发生调亡。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的突变mtDNA比例依据组织对氧的需求不同而异,症状一般首先出现在需要高能量代谢的组织,如脑、心脏或肌肉。MtDNA突变属于母系遗传,突变的mtDNA在母血增加,受累及的后代发病频率增加。核DNA突变属于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MtDNA和核基因的异常主要影响蛋白合成,导致线粒体功能的异常,包括:①底物的运输缺陷。 ......

——《2003神经病学新进展》
书名:《2003神经病学新进展》
栏目:2003神经病学新进展 > 第二十九章 线粒体病
作者:贾建平
参编:
页码:612-61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