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发生机制

典型房扑是右心房内大折返性心动过速,左心房被动激动。典型房扑的折返环依赖于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之间峡部的缓慢传导,折返环的前方是三尖瓣环,后方是上腔静脉、界嵴、下腔静脉和欧氏嵴(Eustachian ridge)。心内电生理检查会发现,在典型房扑时沿三尖瓣环的。依赖于三尖瓣环与下腔静脉之间峡部的缓慢传导是这些房扑与典型房扑之间的共性,但其又有别于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右心房大折返环性典型房扑,把他们一起共同称为峡部依赖性房扑有其合理性,因缓慢传导区和产生隐匿拖带的部位都在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之间的峡部。 ......

——《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书名:《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栏目: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 第二篇 心脏电生理学及导管消融治疗 > 第二十九章 心房扑动的电生理诊断和消融治疗
作者:张 澍 黄从新 黄德嘉
参编:王方正,陈新,丁燕生,万征,马长生
页码:302-30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