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第二节 肾癌血管的多普勒超声特征

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天文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 Johann ﹒ Doppler)于1842年首先提出,用它描述在振动源与观察者作相对运动时出现振动频率变化的现象。1983年Abrams首先报道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随后这项技术依据肾脏血流变化的特点被用于肾癌的诊断与肾脏小肿块的鉴别诊断。它所显示的血流信号丰富,显示血管长、分支多,能显示完整的血管树或血管网,血管连续性显示好,易获取理想图像,特别是对肿瘤血供的研究意义很大,有“超声血管造影”之称。Ramos等用 ......

——《肾癌》
书名:《肾癌》
栏目:肾癌 > 第四章 肾癌的血管与形成机制
作者:韩瑞发 孙保存 姚 智
参编:郝希山,马腾骧,韩瑞发,钱碧云,牛瑞芳
页码:36-3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