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克雷丕林相信精神科疾病主要是由生物和遗传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他和Kretschmer等人都把人格障碍理解为是一种谱系的概念— —即认为人格类型是精神病性和情感性精神病的延伸和变异,即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精神疾病在生物成因上具有相关性。更为突出的变化是,DSM-Ⅲ把人格障碍作为了独立的一个“轴”进行分类,并开始采用“聚类标准”(即每条标准在诊断中都同等重要),这样使人格障碍的临床诊断可操作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从整个人格障碍的历史回顾来看,让人有这样一种印象:人格障碍似乎是从一个社会范畴逐渐演变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