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疟原虫发育过程需两个宿主,在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在蚊体内进行有性繁殖,故人类为中间宿主,蚊为终末宿主。四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典型的疟原虫生活史见图22-6-2 ,其中肝细胞感染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多个循环的裂殖子增生及红细胞的成批破裂,临床症状逐渐加重。针对疟原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机制迄今未能详细阐明,已知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参与其中,但充分免疫保护需要在很长时间及数次重复感染之后才能完全建立,因此在高流行区可以看到, 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往往会被重复感染并伴随较重的临床表现,而稍年长些的儿童虽被感 ......

——《实用传染病学》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 > 第二十二章 原虫病 > 第六节 疟  疾
作者:王宇明 李梦东
参编:毛 青,于乐成,万谟彬,王小红,王英杰
页码:1182-1184
版本: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