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TN的阵发性发作提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放电,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或中枢其他部位。Malzack与wall在1965年用闸门控制学说解释TN的发病机制,认为来自皮肤的冲动,一方面传至脊髓背角的T细胞(第一级中枢) ,另一方面与胶质细胞建立突触联系,胶质细胞作为闸门,在传入T细胞前还起到控制T细胞的作用,这就解释了扳机点的现象。另外国内学者在PET CT下观察TN患者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呈高代谢,认为疼痛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异常放电现象有关。另有人发现刺激中央运动区的皮质, TN疼痛可明显缓解,说明局部大脑皮 ......

——《显微血管减压术》
书名:《显微血管减压术》
栏目:显微血管减压术 > 第二篇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计划各论 > 第二章 显微血管减压术与三叉神经痛
作者:于炎冰
参编:张 黎,袁 越,王 武,王 薇,尹毅青
页码:143-14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