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低细胞、低血管、低氧是放射性骨坏死发病的病理学基础,感染和创伤因素加速了骨坏死发展进程。放射治疗后颞骨骨坏死起初大多为放射治疗后外耳道局部皮肤损伤,又因挖耳、局部感染等刺激导致皮肤坏死、骨质裸露,感染反复发作进一步加速了骨坏死发展过程。少数患者为放射治疗后引起颞骨骨髓炎,继而出现骨坏死,最后因外耳道皮肤菲薄,炎症易向外穿破外耳道皮肤而被发现。对于合并严重的慢性中耳乳突炎症,耳流脓量大,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考虑有颅内感染倾向的患者,可经过外耳道将鼓膜或残余鼓膜切除,取出锤骨、砧骨,切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