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溶血机制

正常红细胞在循环血中虽不断遭到机械性损伤,但仍能保持其完整性,这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正常红细胞呈双凹盘形,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保证红细胞通过狭小的微循环管道而不受损伤。如脾索与脾窦间的基膜小孔其直径仅2~3 μ m,红细胞必须有高度可塑性才能顺利通过。正常红细胞的这种特性有赖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正常、红细胞酶和能量代谢正常以及血红蛋白结构的正常。血液酸碱度必须保持正常,如酸碱失衡,尤其酸性环境下红细胞易被破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必须正常,如脾功能亢进症可使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果上述条件发生异常,便可引起溶血。 ......

——《血液病学》
书名:《血液病学》
栏目:血液病学 > 第一章 贫 血 >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 > 一、理论概要
作者:黄晓军
参编:赵永强,王建祥,马军,马明信,王建祥
页码:27-2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