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三节 心瓣膜病的临床

,过去在我国占90%,近年则逐渐减少,风湿热临床静止后至少2年才形成二尖瓣狭窄,多数患者经过数年的无症状期才出现相应症状,因此患者多在青壮年时期逐渐丧失劳动力。(3)肺动脉高压是二尖瓣狭窄的另一病理生理变化,其产生机制:①左房压升高后肺静脉压随之升高,触发肺小动脉反射性痉挛、收缩,此时升高的肺动脉压呈可逆性,若解除二尖瓣口狭窄这一因素可使它恢复,因此,二尖瓣狭窄解除术宜及早进行。(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虽可精确观察瓣膜及其附属装置的病变形态,但因操作复杂一般不用,仅怀疑心房内有血栓者作此项检查。 ......

——《心血管病学》
书名:《心血管病学》
栏目:心血管病学 > 第七章 心脏瓣膜病
作者:马爱群 胡大一
参编:牛小麟,惠汝太,马爱群,牛小麟,刘治全
页码:419-42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