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迄今为止垂体瘤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清楚。采用X染色体失活方法已证实垂体瘤系单克隆增殖,此提示垂体瘤是由于腺垂体单个细胞内的基因改变,从而导致细胞单克隆扩增所致。在生长激素(GH)瘤中大约40%的瘤组织存在刺激性G蛋白α亚基(Gs α)基因的突变,但对其他垂体瘤的发病机制了解甚少。一些研究发现,垂体瘤的发生主要与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缺失或失活有关。新近发现在垂体瘤组织中还富含PPAR‐γ,体外试验发现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抑制垂体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提示PPAR‐γ参与了垂体瘤的发生。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五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 > 第二章 下丘脑‐垂体疾病 > 第六节 垂体瘤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1151-1152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