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中华内滴虫病

中华内滴虫病病原为中华内滴虫(Retortamonas sinensis Faust & amp .本虫首先在我国武昌发现。随后,Faust(1923年)对其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Watt(1933年)和陈心陶(1960年)曾分别在北京和广州发现本虫感染病例。近年国内调查仅在福建发现7例感染者。在目前对中华内滴虫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和防治手段了解较少的情况下,改善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粪便、垃圾和污水,保护水源,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等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图7-9中华内滴虫包囊模式图。 ......

——《儿童寄生虫病学》
书名:《儿童寄生虫病学》
栏目:儿童寄生虫病学 > 第七章 饮水传播的儿童寄生虫病 > 第九节 其 他
作者:闻礼永
参编:陆绍红,吴晓华,王勇,张悟澄,陈翠娥
页码:23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