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血液凝固理论】

20世纪初Schmidt和Morawitz就提出了血液凝固的经典理论。目前所讨论的凝血机制,是以Macfarlane、Davie和Ratnoff的“瀑布学说”为基础,认为凝血是一系列酶解反应的过程,也即是由于一系列惰性前酶(无活性前体)被激活后,转变为具有凝血活性的酶,然后以下一个前酶为凝血反应的底物,使其激活,形成连锁反应,最后形成凝血酶。它又使纤维蛋白质成为纤维蛋白凝块。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单体。在凝血酶和血小板纤维蛋白加速因子(PF。又在Ca 2 +参加下,a通过α2-纤溶酶抑制物和纤维 ......

——《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书名:《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栏目: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 第四章 并发症概述 > 第十节 抗凝溶栓治疗所致并发症 > 一、血液凝固机制与治疗
作者:李麟荪 滕皋军
参编:刘作勤,顾建平,施海彬,刘晓华,刘文贵
页码:256-25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