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靶向性微泡超声造影剂

靶向性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出现,是超声分子成像发展的基础,它使病变的靶向性成像成为可能。理想的靶向性微泡造影剂需达到以下要求:1 ﹒直径在450~700nm,能够流动经过靶区。靶向性超声增强成像还必须区分滞留微泡和循环中自由流动的微泡,方法是在微泡注射后10~15分钟后再进行超声成像,为微泡的滞留和血循环中自由微泡的清除提供时间。适体是在体外实验中生产的一种具有高度亲和力、高度特异性的RNA、DNA配体,它由20~30个核苷酸的随机序列构成,可与分子抗原或细胞进行靶向结合,并用来纯化具有特异性靶向结合的配体。 ......

——《分子影像学》
书名:《分子影像学》
栏目:分子影像学 > 第一篇 基础篇 > 第五章 超声分子成像 > 第一节 超声分子成像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作者:申宝忠
参编:ShawnChen,贺能树,汤义,赵明,杨晓明
页码:160-16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