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一、心力衰竭时病理生理改变

当心力衰竭发生时,机体为了代偿逐步降低的心排血量,体内发生一系列代偿机制。这种代偿机制早期对机体是有利的,在一定程度上使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得以暂时缓解,但长期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使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血浆及心肌内儿茶酚胺生成过多,对心脏及血管等产生如下不利作用:①心率增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促使醛固酮合成及释放,致肾小管近端小管对Na +、水重吸收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Na +、水潴留。长期心力衰竭还可激活心钠素、内皮素、前 ......

——《心力衰竭临床与实践》
书名:《心力衰竭临床与实践》
栏目:心力衰竭临床与实践 > 第二十章 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作者:杨新春 那开宪 陈 瑾
参编:王树岩,朱建国,崔志澄,于丽萍,万昕红
页码:10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