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一节 心脏电生理的分子特征

心肌细胞通过低阻抗的胞间隙连接,形成一种组织来达到电活动的连续性。体表心电图可以表现心脏内快速电压毫伏量的变化,P、QRS和T波分别代表心房除极、心室除极以及心室复极(repolarization)。起源于窦房结的心脏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经顺序传导至心房、房室结、希-普(His-Purkinje)纤维系统、心室。心脏跨膜动作电位为起搏活性、冲动扩布和控制兴奋-收缩耦联奠定了细胞学基础。从分子角度对这些蛋白进行研究,对于心律失常机制的认识和抗心律失常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图10 ......

——《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书名:《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栏目: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二篇 临床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十章 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的分子学研究
作者:康维强 宋达琳 葛志明
参编:俞冬熠,季晓平,张梅,管军,康维强
页码:25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