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三节 脑包虫病

六钩蚴通过肝、肺两道“关卡”后,再经颈内动脉迁移到达颅内,所以包虫在脑的发病率较低,约占1% ,单发多于多发,多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右半球多于左半球,其中尤以顶叶,额叶为常见的寄生部位,而小脑、颅底等部位则少见。从颅脑大小及供血在全身所占比例来看,儿童相对比成人为大,因此儿童脑包虫发病率要比成人高数倍,通常男性比女性多,藏人和( 1982年)报道脑包虫病例,儿童占80% ,脑包虫病常与肝、肺包虫同时多发。本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畜牧区,因此在包虫流行区对颅内压增高的病例应警惕本病。预后取决于 ......

——《临床寄生虫病学》
书名:《临床寄生虫病学》
栏目:临床寄生虫病学 > 第四篇 绦 虫 病 > 第三十章 囊型包虫病( 细粒棘球蚴病)
作者:邓维成 曾庆仁
参编:张跃云,杨镇,温浩,姜可伟
页码:308-31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