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药物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中的作用还未充分确立。在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搭桥试验,内科治疗组(采用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和每天1300mg阿司匹林治疗)每年死亡和脑卒中的发生率为8%~10%。Thijsand Albers报道52%的最充分抗栓治疗(抗血小板药、华法林或肝素)失败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复发性缺血性事件。使用抗凝药的剂量难于精确掌控INR,鉴于此,研究组的结论是在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方面,阿司匹林的疗效优于华法林,但是两者的疗效都不是十分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