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药物治疗

内科药物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中的作用还未充分确立。在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搭桥试验,内科治疗组(采用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和每天1300mg阿司匹林治疗)每年死亡和脑卒中的发生率为8%~10%。Thijsand Albers报道52%的最充分抗栓治疗(抗血小板药、华法林或肝素)失败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复发性缺血性事件。使用抗凝药的剂量难于精确掌控INR,鉴于此,研究组的结论是在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方面,阿司匹林的疗效优于华法林,但是两者的疗效都不是十分满意。 ......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 第九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研究概述
作者:缪中荣 黄胜平
参编:凌峰,王兵,朱君磊,高宗思,曹亦宾
页码:143-14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