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十节 红 癣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致认为红癣的致病菌是纤细奴卡菌,直到1961年Sarkany采用营养培养基将红癣培养成功,经检查方发现它是属于棒状杆菌属的一种细菌,于是命名为纤细棒状杆菌。本病多发生在皮肤的摩擦部位。糖尿病及其他消耗性疾病可能是诱发因素。将标本放在油镜下检查可见红癣菌为短而细的分枝菌丝,有的断裂成杆菌样或球菌样,取损害鳞屑在滤过紫外线下有亮红色或珊瑚红色荧光。本菌在正常人皮肤上可以查到,一旦菌体侵入皮肤角质层则引起红癣。趾间红癣与足癣难以鉴别,但刮片检查,镜下的真菌菌丝与纤细棒状杆菌是有区别的。局部 ......

——《医学真菌学》
书名:《医学真菌学》
栏目:医学真菌学 > 第五章 浅部真菌病
作者:温海 李若瑜
参编:刘维达,冉玉平,李春阳,李春阳,李福秋
页码:102-10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