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四节 太 田 痣

太田痣( nevus of Ota )于1939年由太田氏首先描述而得名,又称眼上腭部褐青色痣。病因同蒙古斑。但按周围神经分布,提示黑素细胞可能来自局部神经组织。发生于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常累及颜面一侧的上下眼睑、颧部及颞部,部分患者同侧巩膜受累,皮损广泛者可波及颊部、额部、头皮、鼻翼及耳部。蓝痣:为界限清楚的丘疹、斑块或结节,好发于手足背及面部,病理示真皮中黑素细胞聚集成团。可选用694nmQ开关红宝石激光、 755nm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或1064nmQ开关Nd : YAG激光治疗。 ......

——《皮肤科诊疗常规》
书名:《皮肤科诊疗常规》
栏目:皮肤科诊疗常规 > 第二十一章 色素性皮肤病
作者:北京儿童医院
参编:倪鑫,褚岩,韩晓峰,李丽,梁源
页码:166-167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