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性别的多元表现

社会性别概念及分析方法的出现,以及它对传统父权制社会的冲击,被认为是20世纪的重要现象,对促进男女平等功不可没。性别不仅与阶级、种族、职业、年龄、健康等方面的差异联系,并且与性生理、性倾向、性别认同有关。因此,变男女平等诉求为性别平等,在更广的范围内看待性别平等是重要议题。跨性别者在性别认同、性别气质、行为举止、外貌与装扮或生理性别等表现上,不受限于主流社会,仅以男女二元作为划分的绝对标准,其性别转换的程度,可能受到环境因素、个人条件与主观喜好的影响,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表1‐3‐3性别存在的多元表现。 ......

——《性健康教育学》
书名:《性健康教育学》
栏目:性健康教育学 > 第一篇 性健康教育基础 > 第三章 性别与性 > 第一节 性别及其性别表现
作者:王滨有
参编:曲成毅,梁季鸿,马保华,谢欣,李秀芳
页码:35-3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